2020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,受新冠疫情的沖擊,招聘就業工作的開展面臨前所未有的難度。這一年,我緊緊圍繞省、市“穩就業保就業”工作要求,認真學習貫徹就業政策文件,以“服務企業、服務人才”為宗旨,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線上線下招聘等就業服務工作,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,切實完成好本職崗位內的各項工作任務。現將本人2020年度工作簡單匯報如下:
一、2020年工作完成情況
(一)開好“人社直通車”,解決園區企業用工需求。疫情期間,一是開展“人社直通車”幫扶企業活動,分工聯系623家重點企業,收集13批次,共78個問題,全部及時解決;二是積極幫助中大中雅、明康中錦等一批緊急防疫物資生產企業保障用工,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崗位需求及時清零;三是服務園區企業復工復產,為中興通訊等重點企業批量急缺用工開展專場招聘會3場,保障了重點企業的緊急用工需求。
(二)組織線上招聘,特殊時期服務不打烊。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,停辦所有線下招聘活動,集中開展互聯網招聘活動,共舉辦11場線上招聘活動,動態收集、分批發布622家企業、28725個崗位,收到應聘簡歷16000余份,達成意向2700余人。
(三)推進勞務協作,助力企業復工復產。2月份,組建招工小分隊,帶著中聯重科等8家企業的用工需求,奔赴湘西、張家界等偏遠地區9個市州招工招聘,開展實地宣傳、網上宣傳活動共12場,摸底登記求職人員200余人,招聘意向人員(新招工)98人,接回返崗人員242人,收到了穩就業、促復工、幫扶貧等多重效果。
(四)開展“春風行動”,緩解企業中低端崗位需求。為切實緩解企業普工、技工和輔助性崗位招聘難的問題,同時協助解決園區被征地農民、返鄉務工人員和廣大居民的就業問題,聯合園區內四個街道全年組織完成送崗位進社區招聘活動(線上線下)共計15場,參會企業214家,提供崗位13450個,達成意向近400人。
(五)組織校園招聘,搭建校企交流平臺。為解決園區重點企業精準解決用工需求,組織完成6場長沙高新區優勢產業鏈企業名校引才招聘活動,先后赴成都、昆明、南昌3個城市6所高等院校,達成就業意向近1000人,破解了企業用工的難題同時也幫助了應屆畢業生就業;陸續舉辦了“就業點亮萬家燈火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季”等13場省內校園招聘活動,鼓勵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5700余人。
(六)舉辦專場活動,緩解園區重點企業用工難題。先后為中聯重科、威勝集團、航天環宇、三安光電等園區重點企業組織完成12場重點企業專場招聘會,借助第三方人力資源機構的平臺和資源,根據企業具體需求精準邀約候選人到場面試,達成意向共計1000余人。
(七)開設麓谷“HR課堂”,著力提升企業人力資源軟實力
為滿足園區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培訓需求,進一步提升人力資源工作者職業技能和管理水平,全面促進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,全年共組織完場5場線上線下企業人力資源培訓活動,覆蓋園區人力資源相關從業者近1500名,今年的課程形式在延續以往集中上課與巡回游學、外地名師講學與本地企業HR分享等做法的基礎上,增加了線上課程--“麓谷HR微課堂”,覆蓋范圍更廣。
(八)做到統籌兼顧,確保就業專項資金規范使用
為保障各項惠企惠民就業資金有序發放到位,我負責對接市人社財務科以及區財政分局,做好各項資金的申請、撥付以及發放工作。2020年度,共發放惠企惠民就業資金4550.18萬元,其中上級就業專項資金 3031.88萬元,職業技能專戶資金 996.2萬元,區級配套就業專項資金 522.10萬元,并按要求做好各級財政的決算、預算等工作。
除了上述工作以外,還配合完成一些其他日常事務性工作,如對接市人社局,按時完成各類平臺的信息審核、數據上報等工作;對接區財政,完成我處的各項政府采購、合同審批等工作;此外,每月按要求做好二支部全體黨員干部的黨費收繳工作。
二、工作經驗分享
創新形式,提高服務效率。做公共服務工作最重要的是快速解決企業或者人才的疑難問題,這就需要在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固有的工作方法,以創新精神破除因循守舊心態,以更高的標準,強化創新服務能力,從而提高我們的服務效率。
夯實基礎,提升服務能力。服務工作需要有強大的業務知識背景來支撐,在日常工作中要認真學習中央、省、市各項招聘、就業工作相關文件和政策,不斷改善學習方法,堅持“在工作中學習,在學習中工作”,注重融會貫通,用新的知識、新的思維去提升服務能力。
耐心周到,體現服務熱情。耐心周到,對于一名公共服務工作人員說是一件看似平常卻又不平常的事情,要把服務工作做到時時刻刻都耐心周到,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,要體會到服務對象的難處,做到凡事有交代,件件有著落,事事有回音。